公司动态

陈芋汐夺冠遭网暴引众怒,官方痛斥饭圈乱象:体育何时远离 “饭圈化”?

2025-07-08

5 月 25 日,在 2025 年全国跳水冠军赛中,陈芋汐以 413.85 分的优异成绩摘得女子单人、双人 10 米台双冠。这本该是中国跳水新生代领军人物的高光时刻,却因部分网友的恶意攻击沦为舆论场的 “修罗场”。抖音等平台出现大量针对陈芋汐的侮辱性言论,诸如 “捡漏冠军”“关系户保送”“炸鱼式入水” 等无端指责甚嚣尘上,甚至有人伪造 AI 视频造谣其 “痛哭翻车”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因伤退赛的队友全红婵也被牵连,被造谣 “诈捐”“装病”,连喝奶茶、吃榴莲都成为被攻击的理由。

陈芋汐夺冠遭网暴引众怒,官方痛斥饭圈乱象:体育何时远离 “饭圈化”?

一、夺冠即 “原罪”:网络暴力的荒诞逻辑

这场网暴的核心矛盾,是部分粉丝将竞技体育异化为 “偶像争夺战”。陈芋汐与全红婵本是互相成就的搭档,却被扭曲成 “瑜亮之争”。有人声称 “全红婵因发育状态下滑,陈芋汐趁机上位”,甚至扒出其父曾是国家队教练的身份,炮制 “内幕论”。更有甚者逐帧分析陈芋汐的入水动作,以 “水花大小” 否定其技术价值,全然不顾跳水评分包含起跳、空中姿态等多维度标准。这种将运动员工具化、数据化的 “饭圈思维”,暴露出对体育精神的根本误解。正如《中国体育报》所言:“当输赢都被‘暴揍’成为常态,体育终将陷入不可输也不可赢的困局。”

二、官方亮剑:整治乱象的雷霆行动

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戾气,多部门迅速行动。抖音平台在 5 月 28 日宣布清理超 10 万条攻击性言论,封禁煽动对立的账号,并启动体育饭圈专项治理。四川官媒通过技术分析晒出陈芋汐的动作数据,逐条驳斥 “黑幕论”,强调 “保送金牌” 是对竞技体育专业性的亵渎。国家体育总局更是将饭圈治理列为 “紧迫任务”,2025 年已清理违法信息 160 余万条,处置账号 7.6 万个,从法律层面斩断 “流量 - 暴力” 的恶性闭环。人民日报、光明网等主流媒体连续发声,呼吁 “让体育回归纯粹,莫让饭圈思维消解拼搏精神”。

三、体育饭圈化:侵蚀行业的 “精神毒瘤”

体育饭圈化的本质,是将娱乐圈的 “控评”“拉踩”“集资应援” 等糟粕移植到竞技领域。这种异化不仅干扰运动员的训练生活 —— 国乒选手曾因粉丝围堵被迫取消公开活动,更催生了产业链式的网络暴力:职业 “粉头” 为牟利编造 “逆袭被打压” 剧本,诱导青少年参与骂战;平台为流量纵容 “运动员 CP” 低俗内容,甚至默许代拍、私生饭行为。正如光明网指出,饭圈文化正在编制 “算法茧房”,让观众陷入非黑即白的认知陷阱,最终消解体育精神对青少年的正向引导作用。

四、破局之路:重建体育与公众的健康关系

根治乱象需多方合力。法律层面,网信办已明确将 “侮辱诽谤运动员”“泄露隐私” 等行为纳入刑事打击范围,2025 年检察机关针对相关案件提起公诉的数量同比上升 40%。行业层面,中国奥委会发布倡议书,要求运动员 “专注赛场,远离饭圈”,国乒、跳水队等已解散粉丝超话,建立官方沟通渠道。公众层面,理性观赛的声音逐渐觉醒 —— 有网友在陈芋汐比赛视频下留言:“真正的冠军从不怕比较,全红婵和陈芋汐都是中国跳水的骄傲。” 这种超越饭圈对立的认知,正是体育精神回归的起点。

leisu

当陈芋汐在领奖台上露出真诚的笑容,当全红婵在康复训练中为重返赛场蓄力,我们应当反思:为何运动员用十年汗水换来的荣誉,会被扭曲成流量博弈的筹码?体育饭圈化的病灶,不在运动员身上,而在畸形的舆论生态。唯有让掌声回归赛场、让尊重回归个体,才能让体育真正成为激励全民奋进的精神力量。正如新华网所言:“追逐光、靠近光、成为光,理智追星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。”